在福建省宁德市境内,有一个县叫霞浦。它的名字犹如光与水交织的梦幻画卷,勾勒出朝阳跃出海面的万丈金光,又细腻描绘了晚霞轻抚水面的柔情缱绻。霞浦的诗情画意不仅蕴藏在名字里,更铺展在数不胜数的美景中。它曾让纪晓岚流连忘返,留下了“霞浦山水吾曾游,千岩万壑清而幽。一重一掩皆画本,匆匆深恨无诗留”的诗篇。
8月22日,当记者乘坐大巴来到霞浦时,触目所及的,是窗外疾驰而过的山和海,这是纪晓岚的诗篇在当代的延伸,而疾驰的渔船,又为诗篇中的清幽增添了朝气。
那么,霞浦县的美景怎么看呢?从天上看!
当记者来到霞浦县三沙飞行基地时,一架直升机正在停机坪上等待升空。随着螺旋桨转速的不断加快,在一阵阵轰鸣中,飞机向天空冲去。
据悉,三沙飞行基地是宁德市首家投入低空文旅的项目,以低空旅游为核心业务,现已开通4条航线,很多县内特色景点都涵盖其中。“每位游客最低花费299元,就可享受5公里的飞行体验。现在每天游客量在300人次左右。”霞浦县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涛介绍。
亮眼的客流数据凸显了霞浦低空经济模式的吸引力。
从高空俯瞰,霞浦县以青山蓝海为墨,绘就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绝美画卷。这不禁让人感叹,原来换一个角度,司空见惯的景色也能焕发出别样光彩,并带来新的收益。“我们这个基地是对宏昌拆船厂原有厂房修缮改造后建成的。”谢涛补充道。
除了霞浦县的美景,这个低空飞行基地还激活了那些看似已被遗忘的老厂区。旧厂区与低空经济新业态的融合,不仅展现了霞浦拥抱新机遇的勇气,更彰显了其在旧事物中发掘新价值的智慧。
记者离开飞行基地时,一架直升机稳稳降落在停机坪上,之前高空中流动的美景让乘客意犹未尽。其实,即便没有高空和动态的加成,霞浦县的美景也能让人百看不厌。于是,一间间民宿拔地而起,为想要在霞浦的山海间长时间驻留的游客提供了好去处。
“看,这就是霞浦县第一家民宿。”来到霞浦县三沙镇的东壁村,三沙镇党委书记黄柯锦指着不远处一家名为“拾间海”的民宿对记者说。
说起东壁村民宿的故事,黄柯锦滔滔不绝:“最开始是我们宁德市文联副主席、霞浦县摄影协会主席郑德雄拍摄的霞浦滩涂组照特别出圈,吸引了好多摄影师慕名而来。当时霞浦的住宿条件比较差,很难让远道而来的摄影师长时间停留。于是郑德雄萌生了在霞浦开办民宿的想法。当时在外地从事设计工作的陈蜀曼看到了商机,选择回家乡创业,并在2017年开了这家‘拾间海’。”
这间民宿一炮而红后,多个民宿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,给东壁村带来了巨大变化。“以前东壁村村民年收入排名全县倒数,现在连年位居前列。”霞浦县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曾岩说。
之后,曾岩对记者打开了话匣子:“以往,东壁村的村民主要从事捕捞业,只能看天吃饭。现在,很多村民把房子租给民宿开发商,合约大多签了10年以上,村民们可以按月收租金。合同到期后,开发商会把房子归还房主。”除此之外,民宿的发展也为村民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。
“我们这里的民宿保洁现在每个月能挣四五千元呢。有个村民把房子租给了开发商,民宿开张后又被请来做保洁。还有个村民,本来是干捕捞的,收入不高,生活困难。民宿火了以后,他开起了海鲜大排档,现在日子越过越红火。”曾岩骄傲地说。
说完,他还指着海上的船告诉记者,这是养殖船,现在能让游客上船体验出海的乐趣,让渔民有了更多收入。
东壁村甚至吸引了不少外地人来这里工作。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个沿街商户,其中很多商户来自外县甚至外省。记者还走进了一家名为“陶时光”的民宿,店内的民宿管家张梦怡是一位来自浙江的21岁姑娘。“我很喜欢东壁村,因为在这里可以近距离看海。我现在收入不错,每天过得都很开心。”张梦怡笑着说。
东壁村民宿的爆火带动了三沙镇民宿业的发展。今年5月2日,东壁村单日接待游客达5万人次。那天,整个三沙镇的民宿全部客满。如今,民宿业在霞浦县已形成规模。据统计,霞浦县现拥有各类民宿600多家,年接待游客量130多万人次,年营业额超4亿元,助力近2万人就业。
霞浦县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,鼓励民宿的发展。例如,制定出台《霞浦县民宿发展实施办法》,为民宿发展提供政策保证;鼓励民宿做优做精,为优质民宿提供奖金。同时也采取一系列措施,确保民宿业发展规范有序。例如,推行明码标价全县“一盘棋”,引导民宿业主科学合理定价。
采访即将结束时,记者看到东壁村的光影栈道上,不少摄影爱好者正在拍摄落日美景,一架无人机直冲云霄,几乎与晚霞比肩。它拍摄到的会是被晚霞浸染的波光粼粼,而它和海天构成的画面,则寓意着霞浦的今天和未来——凭着山海绘就的美景,向更高更远处进发……
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闫槿 冯家照 张青 王礼林)
万宝配资-股票金融配资-投资股票配资-配资行业四大巨头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