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62年那场声势浩大的7000人大会,震动了整个中央。可就在这万人瞩目的历史时刻,一个熟悉的身影却被挡在了门外——彭德怀。
说起来真是让人心寒,连一些县委书记都能坐进会场,堂堂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彭老总却收不到参会通知。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憋屈得慌。彭总当时就想不明白了,庐山那档子事都过去三年了,咋还这样对待自己?
憋了一肚子火的彭总,最后决定给毛主席写信。这一写不要紧,足足写了三个月,洋洋洒洒8万多字!要知道当年庐山会议上那封被人说成“万言书”的信,其实也就三千来字。这回才是真正的万言书,而且是好几万言。
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,在这封长信的末尾,彭总特意点了两个人的名,提醒毛主席要当心这俩家伙。这两人是谁?为啥彭总要这么做?
第一个被点名的是柯庆施,安徽人,1922年就入了党,论党龄比彭总还要老。毛主席平时都叫他“柯老”,足见分量不轻。当时柯庆施正担任华东局第一书记,算是地方大员。按理说,彭总和他平时也没啥交集,咋就盯上他了?
第二个更是大有来头——康生。这位山东老乡在党内的名气可不小,搞过很多“大动作”。
说起这两人,就得回到三年前那场庐山风波。当时彭总因为对大跃进提了些意见,结果被扣上了各种帽子。在批判彭总的会上,柯庆施和康生那叫一个积极,简直比谁都来劲儿。
柯庆施这人心眼儿多着呢。彭总刚一发言批评大跃进的问题,他就像闻到血腥味的狼一样,马上盯上了。更过分的是,这家伙居然偷偷拿走了彭总的讲话记录,这不是有预谋是啥?
等到正式批判彭总时,柯庆施第一个跳出来发难。他硬说彭总信里提到的“小资产阶级狂热”是路线问题,还诬陷彭总反对毛主席。这话说得真是没边没谱!彭德怀一辈子跟着毛主席南征北战,对领袖的忠诚天地可鉴,哪来的反对一说?
柯庆施还恶人先告状,说彭总推卸责任,把锅甩给下属。这种颠倒黑白的话,听着就让人来气。
康生这边也不甘示弱,趁着彭总被围攻的时候落井下石。他阴阳怪气地说彭总的检讨不真心,“能滑就想滑过去”。
彭总当场就火了,直接怼回去:“康先生,你滑得比我还快!前两天还反左,今天怎么又反右了?”
这话说得康生脸上挂不住,不过这家伙脸皮厚,马上调整策略,声音拔高了八度继续攻击彭总。他说彭德怀表面上像张飞那样直爽,实际上“后脑勺有反骨”,不是张飞而是魏延,本质上是野心家。
这话说得太毒了!彭德怀当时气得脸色煞白,浑身发抖,想反驳却一时间说不出话来。
柯庆施见状也跟着起哄,说彭德怀想当大英雄,搞什么“军事俱乐部”招兵买马。
彭总这回彻底急了:“柯庆施!我什么时候搞过军事俱乐部?毛主席不过是打个比方,怎么就成了铁证?”
就这样,在那场批判会上,柯庆施和康生一唱一和,给彭总扣了一堆莫须有的罪名。作为当事人,彭总心里跟明镜似的,知道这俩人在胡说八道。
三年过去了,彭总在给毛主席的长信里重新提起这两个人,绝不是什么公报私仇。老总看人一向很准,这两人在庐山会议上的表现已经把他们的品性暴露得一清二楚。
事实证明,彭总的眼光确实毒辣。康生后来的所作所为大家都看在眼里,1975年死后不久,他的那些烂事就被扒了个底朝天。最后不光被开除党籍,连悼词都给撤了。
柯庆施呢?虽然当上了副总理,但只干了三个月就突然去世了。不过他临死前还给中央推荐了一个人——张春桥。这个张春桥后来在六七十年代可没少折腾,最终也被开除党籍。
你说彭老总这眼光准不准?当年在信里的提醒,简直是一语成谶。
回头想想,彭德怀这个人虽然脾气直,但对党对国家那是赤胆忠心。他在那封8万字的长信里,不光为自己鸣冤叫屈,更是在为党和国家的未来着想。那些看似针对个人的提醒,实际上都是肺腑之言。
可惜的是,当时的环境下,这样的声音往往被淹没在各种噪音里。不过历史是公正的,时间会证明一切。彭老总的忠诚和远见,最终还是得到了应有的评价。
现在回过头看,那个年代的风风雨雨,那些人的是是非非,都已经有了定论。彭德怀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忠诚,什么叫担当。而那些当年跳得最欢的人,最后都现了原形。
这就是历史的力量,这就是正义的声音。时间是最好的证人,也是最公正的法官。
各位看官,你们觉得彭老总当年的判断准不准确?那些年的恩恩怨怨,现在看来又是怎样的感受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看法。
万宝配资-股票金融配资-投资股票配资-配资行业四大巨头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