尼日尔军方突然变卦,把中石油的高管赶了出去,说封就封了炼油厂的账户,连中资酒店的营业执照都给吊销了。这一连串动作,让中国在22年里投入的46亿美元(约330亿人民币)就像被吊在半空中,岌岌可危!
听说中石油在尼日尔的大沙漠里建了个炼油厂,为了防止沙子,他们用了好多钢材,堆起来跟三个足球场那么大。那时候,咱们的中国工程师顶着快50度的高温,硬是在那沙漠里“种”出了石油。可如今,这成果倒成了有些人眼中的香饽饽!
中尼两国的合作啊,其实从2003年就开始有苗头了。那时候,西方那些石油公司觉得在沙漠里勘探太费钱,直接就不干了,扔下摊子就走了。倒是咱们中石油,扛起设备,一头扎进了撒哈拉沙漠。
中国人在沙漠中咬牙坚持打井,钻井架子刚搭好,沙尘暴就来了,差点把架子全埋了。咱们工人硬是用铁锹连续挖了三天三夜,这才保住了设备。二十年来,总共投入了46亿美元,最终让尼日尔从买石油的变成了卖石油的大国。特别是阿加德姆油田,竟然发现了3.24亿桶油,足够全国用上三十年呢!
瞧瞧当下的中尼石油合作链,从挖油到炼油再到卖油,每一步都离不开中国技术的支持。津德尔那家炼油厂,它的催化裂化设备比欧洲的同类还要牛气。再说说那条长达2000公里的尼日尔-贝宁输油大动脉,它横跨整个西非,每天能输送9万桶原油,直接送到大西洋岸边。
更厉害的是,我们把炼油的方法传给了当地人,现在工厂里有八成的操作工都是尼日尔的小伙子。加油站里的油价,也从原来的每升2.5美元降到了0.6美元,这便宜可真是落到了实处!
哎,没想到军政府今年突然翻脸不认账,拿那4亿美元的贷款大做文章。去年签协议时他们甜言蜜语,说得好听得很,结果一扭头就不肯还钱,反倒还责怪我们高管薪资过高。
不过呢,中石油在尼日尔的高管薪水是按照市场行情给的,比欧美那些石油公司的大佬们少了大约三成。而且,咱们给当地的员工交的社保福利,比公务员的还要齐全。这军政府啊,心里跟明镜似的却故意装傻,一看外汇储备快用完了,就想着拿中国企业来补他们的缺口!
最让人恼火的是,他们先是赶走了法国铀矿公司,接着就把铀矿的收益拱手让给了俄罗斯的瓦格纳集团,现在又开始找中资酒店的麻烦,说我们对当地人有偏见。
听说那个酒店的游泳池免费让市民使用,疫情期间还临时用来隔离人员。以前中国厨师亲自带的本地学徒,现在很多都在五星级酒店做大厨了。这种做法真是让人心寒,跟加拿大以前抢我们稀土资源时的行为如出一辙!
咱们的技术实力可不含糊,咱们的深海钻井平台连马里亚纳海沟那么深的地方都能采油,搞定撒哈拉的油田还不是小菜一碟?你看加拿大壳牌,在尼日尔折腾了整整三年,连一滴油都没捞到,最后只能灰溜溜地跑了。
如今军政府冻结了炼油厂的资金,问题立刻暴露无遗,全国七成炼油能力停了摆,油价猛地涨了三倍,加油站前排队的车龙能绕首都三圈不止,这不是自找麻烦嘛!
但咱们早有准备,商务部立刻启动了紧急方案,把原油协议变成了产品分享方式,保住了我们六成的利益。而且,中企联合会也出了个大动作,说要三年内让管理层里本地人占到四成,这一手可真是让军政府左右为难啊。
说到底,除了咱们中国,还有哪个国家愿意在沙漠这种地方建医院、挖水井、传授技术呢?加拿大那边虽然有公司想尝试,但他们连耐高温的工作服都得从欧洲专门运过来,这花费比他们挖的油还贵呢!
因此,别被那些表面的把戏给骗了,中国企业在国外打拼这么多年,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?想当年在苏丹被西方国家围攻都挺过来了,现在怎么可能会在沙漠里栽跟头呢。
是时候让那些随波逐流的人清醒过来了,瞧瞧那个被军政府背弃合约的法国公司,铀矿一停,欧洲核电站可就断了能源供应。等到尼日尔的百姓连油都加不起时,他们才会明白谁才是真心实意的伙伴。
现在这时候,光会挖掘资源可不够看,能把不毛之地变成油海、培养出优秀的徒弟、带领全国摆脱贫困,这才是咱们中国企业的真本事,大家觉得咋样?
万宝配资-股票金融配资-投资股票配资-配资行业四大巨头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